谁是“李熟“与“陈十二娘”?北宋龙泉窑文化重大发现?
摘要:北京时间20191203关于【谁是“李熟“与“陈十二娘”?北宋龙泉窑文化重大发现?】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shcsjr.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本文关注焦点《大片,黄色电影免费片日本大片,日本黄大片免费播放器,黄色大片,全过程,黄网站,视频,黄色免费网站,日本一级特黄大片免色,特别黄的免费大片视频,电影,网站,完整版》。
龙
泉
窑
千年“窑匠”何许人?
浙江省政协联谊报记者周大彬
在偶遇北宋龙泉窑残瓷片时
对残瓷片上的文字
进行了大胆猜想
有了重大发现……
(一)
我是个十足的幸运儿,2019年11月在杭州,不仅有幸目睹到“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大展,而且还遇见一对带有龙泉小梅窑匠夫妻名字的龙泉窑残瓷片标本,此二者兼不可多得,一生一次,足矣。
千年龙泉窑,窑工代表是何许人?一直没有确定,这回找到了,而且还是夫妻。这对一北宋时的龙泉青瓷窑匠夫妻,丈夫名叫“李熟”,妻子叫“陈十二娘”,龙泉小梅的。他们恐怕要成现今已知存名的“龙泉窑第一对窑匠夫妻”,抑或者说是名符其实的“龙泉窑窑匠千年鼻祖夫妻”。
这一巧遇与发现,在我个人看来,于龙泉窑的文化历史而言,有着不可多得而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2019年11月26日,周二,下午,我在杭州吴山广场附近劳动路111—5号由季盛和先生经营的“盛和集古”里,无意中遇见这块带有釉下款的龙泉窑标本,这是一件深腹大香炉的残器标本,应当属于典型的龙泉窑北宋(960年-1127年)中期“淡青釉”——来自于龙泉小梅金村。据了解,这是一块暂寄于此的流动标本,主人身份不明,出处不清,据称拒绝出售。
我曾反复做过假想,若是我能得到这件标本,定然是要捐赠给龙泉青瓷博物馆的,那是最合适的。
我那天是去取把菜刀的,这是一把来自庆元龙泉间的菜刀,造型非常独特,在其他地方皆不见,我怀疑其历史也很有些来头,或许与龙泉宝剑会有某种勾连。这把菜刀,在小梅买的,售价是70元,呈片状长条型,通长为35厘米,木柄长9厘米,近柄端高8.5厘米,另一端4.5厘米,脊背弧曲线,非常轻便好用,乡间家家都使用,型制自懂事起,从未变过。我离家乡多年,仍想要一把,只因不能乘车携带和快递,只好改托由季盛和先生捎带了。
这件龙泉窑青瓷破标本,极不起眼,破破烂烂的,有天有地,大小约为整器的三分之一,是由多块原瓷片,粘连而成,通高为18厘米,宽21厘米,灰白胎,平足,内外皆施“淡青釉”,内底粘有成片的窑碴,口平有沿,外翻。
腹部特别吸引人,那是极其透明浅青黄的仰莲瓣纹,精巧无比,分四层,叶瓣一大一小,环状间隔。大瓣片状,有如一只汤匙般大小,立着,外饰有羽状叶脉纹,中间脊背有突白筋,周边有细刻线,叶底部有筷头大小的小叶。
虽残尤精,做工规整,刻画精到,很是精巧,特征鲜明。仅从其风格、釉色、纹饰等来看,皆与龙泉青瓷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四鸭戏水盖的龙泉窑北宋五管瓶”有着几分神似,应同属于北宋时期产于金村的“淡青釉”。
对此,从事龙泉青瓷收藏近20年的季盛和先生和在庆元廊桥博物馆从事青瓷研究的陈化诚先生也这样认为。
这片残破的龙泉窑标本或许不值几个钱,但其身上着附的龙泉窑文化和地方社会学文化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与突破,更是对史上数以万计窑工的一次具体而准确的坐实,这是前所未有的,必将会载入龙泉窑的历史。
(二)
从口部至腹部仰莲纹的颈部,有约为5厘米高的光素无纹部位,釉下有细刻写的残文字,为竖排,共八列,每列为两至四字不等,按不规则排列,从右到左,分别罗列如下:
“……龙泉 县小梅 窑匠 李熟 同妻陈 十二娘捨 大香炉 +觉元……”
除去两头两尾的有不明存字外,其中的“龙”“泉”“大”“觉”“元”等字稍也有残缺,但基本能猜认得出来,而“县”“熟”“陈”“捨”等为繁体字。其他的16字,个个清晰可认,还能连成句,意思完整,蕴藏信息极为丰富。
作者:周大彬
浙江省政协联谊报记者
来源:掌上龙泉